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项目(青浦新城院区工程)
===================
延伸阅读:

近日,由中建二局华东公司承建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青浦新城院区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正式进入装饰装修施工阶段。该项目位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青浦新城,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中首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项目,一期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建成后可提供600张医疗床位。
3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青浦新城院区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正式进入装饰装修施工阶段。该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中首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位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青浦新城,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建设的国家“十四五”重大工程,上海市重大工程,于2022年11月正式启动、2024年1月现场开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7.2万平方米,用地规模185亩。按照“一次规划、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一期工程规划建设600张床位,并同步建设高质量临床诊疗中心、面向全国的公共卫生中心和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等国家医学中心功能项目,预计2026年正式投入使用。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定位扎根青浦、服务新城、辐射区域,助力完善上海市医疗资源的空间布局和梯度配置。
为保证医疗流程和空间布局的整体性,青浦新城院区总规模1200床,一期工程按照批复规模,一次性建设预留的门诊、医技、机电设备等空间。通过把5G+AI技术广泛应用于各功能建筑,青浦新城院区将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功能化、人性化、智能化的研究型院区。
此次完成封顶的青浦新城院区一期工程,是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依托中山医院徐汇总部和佘山院区共同落实国家医学中心的“十大功能定位”。
AI助力,破解施工难点
项目由中建二局华东公司承建。不同于传统房建类项目,医疗建设项目的管线布置集中且种类繁杂多样。如何在保障各类管线在使用功能、美观性和维修便捷的同时,降低管线碰撞的可能性,成为项目技术攻关的一大难题。为此,项目技术团队组建“健匠筑医”职工创新工作室,通过BIM数字化技术赋能、标准化流程管控和智能化运维预演,构建了一整套全周期管线综合施工体系,累计解决管线碰撞问题547条,有效避免返工、拆改,形成“一次建造、全程可控”的长效管理机制。
在施工方案的智能化升级上,项目团队还创新引入AI技术。面对肥槽深度大、施工空间狭小导致回填不密实的技术难题,团队通过AI助手即时获取了“流态固化土技术”要点和精确配合比等关键信息,通过试验段验证,回填密实度较传统工艺确有提升。此外,通过建立本地规范资料库,“喂养”项目专属的“AI工程专家”,持续地训练和优化,已能够快速响应各类专业咨询,帮助技术人员在庞杂的规范体系中精准定位所需条款,大大减少人工查询所需的时间。在“AI专家”的协助下,项目技术人员尝试性撰写《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解决了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据悉,青浦新城一期工程计划于2026年正式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标志性的三甲医院,不仅是中山医院徐汇总部院区功能的延伸,还将服务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和上海“五个新城”战略,有助于完善本市医疗资源的空间布局和梯度配置,促进区域内卫生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图片及内容来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新华社、科技日报等
该项目位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总面积约17.1万平方米,成后可提供600张医疗床位。是国家“十四五”重大工程。作为全国首个获批的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涉及28个科室,专业集成多,诊疗科室全面、兼顾医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重要功能。
项目位于东至薛家湾路、青泰路,西至青浦大道,南至盘龙浦路,北至五浦路、六艺路。计划于2026年正式投入使用。
项目位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青浦新城,总建筑面积约17.2万平方米,按照“一次规划、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一期工程规划建设600张床位,并同步建设高质量临床诊疗中心、面向全国的公共卫生中心和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等。项目预计2026年正式投入使用。
3月31日,由中建二局承建的国家“十四五”重大工程和国内唯一的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青浦新城院区一期项目全面封顶。该项目是中建二局着力打造新兴业务“7+3”布局,在服务国计民生领域,深耕以科教文卫为代表的高端房建业务的生动实践。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上海青浦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晓明,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中山医院院长周俭,青浦区委副书记刘琪,青浦区副区长张彦,青浦区副区长朱众伟,中建二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魏德胜等领导参加封顶仪式。
樊嘉指出,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优化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分级诊疗的重要支点,是强化医学科技创新、打造未来医疗的核心引擎,也是推动国际医学交流、发出中国声音的重要布局。希望中山医院青浦新城院区把握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打造“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生态,塑造“科技+生态+医疗”深度融合的新范式。未来,青浦新城院区建设要作为我国医疗机构新建院区的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更澎湃动力。顾建英指出,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青浦新城院区的建设意义重大,中山医院将坚持传承中山精神,彰显历史担当;精诚协同合作,提升医疗能级;科技智慧赋能,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严守纪律法规,弘扬清风正气,以青浦新城院区建设为契机,围绕国家医学中心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发展目标,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作风、更优的业绩,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刘琪表示,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承载着青浦、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群众改善就医体验、实现“家门口”看病的美好期盼。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封顶,既是青浦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我们在提升一体化示范区医疗服务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希望全体参建单位再接再厉,继续精心施工、精细管理,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精品工程、放心工程。青浦区委、区政府也将全力支持保障院区的后续施工和日常运营,推动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在长三角医疗科技创新网络中发挥更大作用。
魏德胜表示,中建二局作为项目承建方,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今天的封顶不是高质量建设的终点,而是高品质交付的新起点。我们将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速度不减”,绝不让任何一道工序失去匠心温度,绝不让任何一处细节偏离医疗功能,绝不让交付时间延误哪怕一刻钟,以此三个“绝不”践行对青浦区委、区政府和院方的承诺。中建二局也将深度融入青浦新城规划建设,以更多精品工程助力青浦打造“上海之门、国际枢纽”。
青浦区委办、政府办、区委宣传部、区建管委、区卫健委,中山医院,中建二局华东公司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