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实芳
管理员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25年10月政府采购意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院区二期扩建信息化配套子系统建设项目

招标预告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工作的通知》(财库〔2020〕10号)等有关规定,现将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25年10月政府采购意向 如下:

采购项目名称: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院区二期扩建信息化配套子系统建设项目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院区二期扩建信息化配套子系统建设项目围绕“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全质量管理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医院”发展愿景,配套建设支撑南部二期医疗业务开展的信息化软硬件系统,全面助力医院推进南部院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建设现代化研究型医院的目标。

采购需求概况:
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基础设施建设(机房、网络、基础硬件、基础软件)、专用硬件(通用终端、业务终端、自助终端、多媒体会议、信息发布等)、专用软件(配套成品软件、软件开发)、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密码应用支撑)、智能专区建设(数字化手术室、区块链)。

预算金额(元):95787331.00

预计采购时间:2025-10

本次公开的采购意向是本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初步安排,具体采购项目情况以相关采购公告和采购文件为准。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扩展阅读======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院区二期扩建工程位于原院区内部,松江区新松江路650号。新建总建筑面积158810平方米,其中地上96146平方米,地下62664平方米(包含与松江区共建共享地下停车库面积26000平方米)。项目由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图片

图片

△ 主入口鸟瞰图

 

图片

该项目由上海建工二建承建,在一期原有建筑基础上作延展设计,与一期建筑物统筹规划。在保留地上建筑基础上,建造住院A、B楼,门诊医技A、B楼,科研综合楼、发热门诊、地下车库等。同时新建连廊,连接新建住院楼和一期手术中心、新建门诊医技楼和一期门诊医技楼,实现楼宇建筑群的整体功能互补。

图片

图片

项目建成后,将直接对接松江新城和上海西南地区的医疗需求,着力推进以临床创新为中心的优势学科群建设,重点打造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泌尿临床中心、血液干细胞移植中心、上海市急性创伤急救中心、上海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等重点学科。协同与松江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深度融合,探索创新临床医学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机制,大力推进临床研究以及医企联合研发,促进原创性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同时,也将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片

SongJiang Hospital


松江医疗高地

「建筑是价值观的体现。」

—— 诺曼·福斯特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院区二期工程是上海市十四五期间五大新城中的重点推进项目。本项目结合松江新城的发展规划,围绕“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全质量管理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医院”为发展愿景,作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满足了松江新城作为城市副中心的新一轮发展需要。

图片

△ 区位图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松江新城,用地面积约为21.6万平方米,二期总建筑面积约为15.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约9.6万平方米,地下约6.3万平方米。一期原有核定床位数550张,二期新增核定床位600张,本次建设包括一期医疗功能部分的整体扩建以及一座新建的科研综合楼。

图片

△ 扩建工程基地现状图       
01

建筑功能设计

ARCHITECTURAL DESIGN

图片

△ 主入口鸟瞰图

本项目拟建建筑包括:住院A楼、住院B楼、门诊医技A楼、门诊医技B楼、发热门诊、以及科研综合楼。

在以增量带动存量的设计指导思想下,将整个院区的功能布局,洁污流线,医患流线,物流体系以及地下空间利用等进行统筹考虑和整体设计。考虑到医院不间断运营的情况下将项目有序实施

 # 统筹布局,不同科室匹配不同策略 

核定床位数由580床扩增至1180床,门诊量由目前的日均约8000人次,将达到日均约11000-12000人次。

相应的医技平台将通过本次改扩建项目进行扩充增容,如手术室、检验中心、内镜中心、消供中心、ICU、放射科、静配中心、核医学等。根据前期调研、科室需求及学科发展等因素,结合实际情况为所有科室的扩建提供与之相匹配功能升级方案

图片

△ 北侧入口鸟瞰图

 # 平战结合,满足疫情后医疗场景 

基地北侧新建30床发热门诊,含一间负压手术室。

手术室位于院区下风向并为其设单独的人行出入口,位置靠近急诊急救区域,便于确诊后的处置和治疗。

发热门诊与周边建筑满足20m以上隔离防护距离,其与西北侧的缓冲急诊楼,形成密切的互补,为疫情常态化下的医疗提供了多层次的安全屏障。

图片

△ 发热门诊人视效果图

 # 释放价值,充分开发地下空间 

原有建筑仅局部设置地下一层,主要用作机房和辅助功能;
本次新建医疗大厅结合下沉庭院集中设置服务性功能地下空间引自然采光和通风,为医患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扩建部分设置层地下室新增停车位一千两百余个,地下空间的价值得以充分释放。

图片

△ 地下空间利用示意图

 
02

流线设计

STREAMLINE  DESIGN

 # 动静结合,梳理场地内交通流线 

门诊车流进入基地后沿东侧机动车出入口进入地下车库,出口位于基地西南侧,避免环岛处的人车流线交叉。

北侧中央为急诊急救入口,东北侧为货物入口,西北侧为污物出口。

围绕建筑形成一圈环路同时与东侧地块一座位于北侧的人行桥和一座位于南侧的车行桥连接,形成人车分流的体系。

图片

△ 交通流线示意图

 # 自然生长,延展原有建筑轴线 

一期建筑的大厅位于建筑中部,衔接了门诊和医技两大功能;

二期工程将原有的东西向大厅向两侧延伸,并将地下部分人流引入大厅,将新建门诊和医技模块依附于大厅两侧,保留了原有空间布局且大大提高了就诊效率,形成由横向交通轴串联各部分功能区的空港式人流组织

住院楼位于原有建筑北侧,向东西两侧扩展,保证充足日照的同时减少施工期间对现有病房楼的影响;新建手术室区域向一期手术室东西两侧扩展,形成了统一管理的手术平台。

图片

△ 住院楼效果图

03

立面设计

ELEVATION DESIGN

位于基地东北侧的研楼,以极富特点的立面形象向城市展示了市一独一无二的创新性,中庭部分的形象如同天上之水为世界注入生命,寓意生命之源也展现了科研人员为医疗健康事业默默付出淡薄名利与世无争的心境。

 # 珠联璧合,科研与医疗共同营造医院未来 

内部公共空间局部通高形成了富有动感的中庭设置开放空间用于学术交流和跨学科讨论,提供开敞和自由的互动空间

南立面石材通过角度的变化和富有韵律的渐变沿轴线形成机理,深远而庄严。形成以医疗、科研、管理为一体的信息网络

图片

△ 新建科研综合楼鸟瞰效果图

 延续文脉,融合现代与传统的立面风格 

建筑立面秉承市一院崇尚理性、注重细节的风格。

南侧运用石材与玻璃,与原有一期建筑形成面向城市的主体形象;北侧新建部分形成退台,结合屋顶花园,在原有轴线的基础上向两侧打开,结合前广场营造出新的城市形象。

住院楼主体采用三段式设计,通过石材模数的变化,呼应市一北部院区的建筑,兼具现代美学和古典美学,形成南北部传承统一的形象。

在建筑技术上,建筑立面运用凹凸的石材角度起到遮阳的作用,玻璃的选用可以降低太阳辐射带来的热能耗。

图片

△ 市一院南部院区二期扩建工程与北院区立面对比图

04

景观设计

LANDSCAPE DESIGN
 # 绿色节能,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可持续 

本项目定位为绿色建筑二星级。为打造安全舒适绿色低碳的就医环境,室外场地部分设置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遵照现状地貌的、紧密结合地形,使室外场地像海绵一样,最大程度实现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可持续水循环。

通过设置乔木及自遮阳设施,有效降低热岛效应,营造舒适的室外风环境。建筑贯彻可持续设计理念,采用绿色可循环再利用建材、吸声墙面、吸音吊顶等材料,营造舒适的住院和办公环境。

着重考虑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通过建筑自遮阳自然采光通风等措施,降低建筑的用能需求。同时选取高能效机电设备、配置建筑智能化系统,提高建筑节能率及服务的响应速度,使建成后的医院高效稳定的运营。

图片

△ 下沉式广场

 # 鸟语花香,打造森林式医疗建筑 

松江素有上海之根的美誉,这里如画般的风景不禁让人联想到松江文明之初的欣欣向荣。

南院的设计将建筑融入这景观之中,通过多层次的屋顶花园景观庭院与建筑形成互动,起到被动节能的同时营造出一个属于患者的森林式医院,结合场地布置形成樱花大道,桂花林,银杏林,牡丹林,茶花林等主题景观空间。

图片

沿河立面人视效果图

边漫步道为医患提供休憩的场所,水上活动也同样成为一道风景线,龙舟和帆船赛事也将为这里注入更多活力。

整个南部院区的环境将为来访者提供给一个由内而外治愈身心的整体环境。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院区二期扩建工程,经过长达两年的细节设计和反复推敲,最终形成集智慧化、智能化、生态化、人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医院,打造松江新城十四五项目建设的医疗高地。这片为松江百姓带来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即将展开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