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医联
管理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门诊大厅热闹非凡。为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作为儿童医学中心的传统节目,第22届儿童健康节拉开了帷幕,本次健康节的主题为“打造最有温度的医院”暨全国首张《儿童医院公益空间地图》正式发布,并全天举行公益空间开放日活动。据悉,《地图》的发布主要面向公众,今后院内各类公益空间将进一步按照功能属性参与医疗过程,提升医疗质量,传递服务温度。

早在20年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就探索将公益资源引入医院,与著名企业及爱心人士、慈善基金会合作,将优质公益空间项目投入实施,如迪士尼欢乐屋、麦当劳叔叔乐园等,已经成为孩子们看病期间的快乐源泉。公益空间分布于6个楼宇,由专业医务社工团队进行日常管理,人均服务约300余人次。

每一个公益空间在设计初期都由医疗、社工、施工团队根据功能定位进行充分论证,并由专家团队对于服务效果进行评估。30个公益空间总共分为游戏治疗、舒缓降压、家庭支持、病员学校、慈善互助、临终关怀六大类别。以“病员学校”为例,该公益空间创建于2002年,旨在帮助住院患儿完成因病耽误的学业,得到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认可,并在全市儿童医疗机构进行试点推广;又如“上海宝贝之家”,2012年开始为全国各地的重症孤儿提供医疗服务准备期和康复期的生活支持。

儿中心院长江忠仪介绍,下月17日即将投入使用的新医疗科教综合楼,为上海“十三五”最大医疗建筑单体,除了新增15间手术室包括三间一体化智能手术室外,还将推出七大全新的公益空间,每个楼面都配置赋予患儿心理、人文关怀的“童趣世界”,如雨林奇境、海洋奇境、太空奇境等,用主题式场景带领患儿探索自然和宇宙奥秘。

据悉,今年,儿中心还将筹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医务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联盟”,将上海经验带向全国。

 

 部分公益空间介绍 

※ 娇蕾图书馆

创意理念:住院部的孩子们因医疗需要,不得不离开熟悉的幼儿园和学校, 2004年,由儿童文学硕士陆艳能小姐倡议,刘世红先生与严挺先生捐赠,在病区内建立图书馆,精心挑选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书籍,并培训家长如何用一本书给不同年龄的孩子阅读,发挥书籍的功效。取名“娇蕾”寓意所有的孩子都含苞待放,对未来充满希望。娇蕾图书馆项目曾被评为“上海市十佳好事”。

公益功能:为住院患儿推荐和提供合适的读物,提供借阅服务与陪伴阅读。

服务对象:3岁以上住院患儿

创建时间:2004年

地点:1号楼三层

※ 明治宝宝屋

创意理念:0-3岁是人一生教育的黄金阶段,明治宝宝屋关注0-3岁患病儿童早期生长发育的指导与干预,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并及时地回应幼儿的需求,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空间在色彩、运动、触觉与音乐等方面帮助幼儿全方位的探索与发展,促进幼儿在治疗阶段的身心康复。

公益功能:儿童早期学习发展,家长课堂。

服务对象:0-3岁住院患儿及其家长

创建时间:1998年

地点:1号楼四层

 

※ 病员学校

创意理念:创建于2002年的“病员学校”,旨在让每一位住院的孩子能接受与学校和幼儿园同步的教育,一旦出院痊愈能回到学校跟上正常学习。该项目得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关心和支持,2007年1月,时任市教委主任沈晓明现场回应市人大代表呼声“不要让病房里的孩子成为被义务教育遗忘的角落。”上海多家儿童医院试点“病员学校”。儿童医学中心早期的项目实践和经验,为“病员学校”在全市儿童专科医院内推广提供了借鉴。

公益功能:个性化的安排教学课程,有一对一辅导与小班两种授课方式。

服务对象:7-15岁学龄期住院患儿

创建时间:2002年

地点:1号楼五层

 

※ 迪士尼欢乐屋

创意理念:迪士尼欢乐屋给住院儿童营造了一份欢乐与奇妙的体验,小屋以米奇妙妙屋为主题背景,米老鼠米奇是孩子们心中的大明星,他有一个神奇的妙妙工具箱,每当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只要高喊“土豆”它就会出现在眼前,给孩子提供可以用得上的工具,孩子要和米奇一起选择适合的工具才能解决当前的困难。

公益功能:为住院各年龄段患儿提供学习、游戏、交流的平台。

服务对象:住院患儿

创建时间:2006年

地点:1号楼五层

※ 安心港湾

创意理念:用最和谐的艺术手法,带来最温暖的力量,汇聚自然生命苏醒力量。这是一场日出希望之旅,看“日出”是一种等待,等待着,等待着,不知不觉,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万物复苏的动物精灵陪伴着每一位孩子发现新生的自然世界。整个空间希望带给需要进行手术的孩子柔和、平静的感觉,以儿童为中心、增强患儿对手术镇静的依从性,减少害怕、恐惧,提升勇气。

公益功能:手术前的镇静与减压。

服务对象:手术镇静等候区0-18岁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

创建时间:2019年

点:2号楼三层

 

 

 

 

※ 麦当劳叔叔乐园

创意理念:麦当劳叔叔也是“麦当劳首席快乐官”,是友谊、风趣、祥和的象征,他总是传统马戏小丑打扮,黄色连衫裤,红白条的衬衣和短袜,大红鞋,黄手套,一头红发。小屋里麦当劳叔叔携一群各具特色的朋友们在麦当劳叔叔乐园里欢迎小朋友的光临,在这里充满着欢乐轻松的氛围。

公益功能:儿童学习、游戏与社交,心脏医学科普、家长课堂

服务对象:心血管一病区先天性心脏病住院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

创建时间:1998年创建,2017年更新

地点:11号楼心脏中心四层

 

ceshibianji

 

儿童友好!黄浦区7家医疗机构上榜这份市级名单→

转自:上海黄浦 2025-03-14 08:07:27

 

为贯彻落实建设儿童友好医院的工作要求,按照《关于印发〈上海市儿童友好医院建设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沪卫妇幼〔2024〕22号),经自评、申报、评估、复核等工作,全市308家医疗机构符合上海市儿童友好医院有关标准,其中,黄浦区7家医疗机构榜上有名。黄浦区卫生健康委结合区域特点顶层设计空间建设风格,精心打造黄浦区和而不同的儿童友好医院。通过儿童参与以及融合各医疗机构品牌特色进行个性拓展,不仅优化了医院环境、设施及服务流程,还提供满足儿童多元化就医需求的医疗服务,增加孩子们对健康的向往与认识。我们坚持以“每一位到院儿童都能体验到儿童友好服务”为目标,为孩子们提供全方位的优质医疗服务,持续助力儿童友好城区建设。

黄浦区7家医疗机构名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
黄浦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黄浦区妇幼保健所
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半淞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

 

重庆南路149号

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幻想与安全感的“梦幻城堡”,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儿科团队定期开展儿童参与的科普活动,让孩子们不再对看病心怀恐惧,在医生们的讲解和互动中,学习实用的健康知识。医院儿科以常见病为主,涵盖发热,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等等),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等)以及过敏性疾病等,针对长期体弱及胃口欠佳的患儿,与中医科联合开展儿童推拿门诊和儿童割治门诊。

儿科门诊:周一到周五全天

周六上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

 

普育东路58号

医院儿科为上海市示范门急诊科室,是具有一定规模和专科医疗特色的医教研全面发展的科室,立足于周边居民,发挥特色专业优势,专注于呼吸道以及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治;中西医结合诊治肥胖、矮小以及性早熟、慢性反复咳嗽、过敏性咳嗽及哮喘等疾病。同时还开设了专家门诊及特需门诊医疗。儿科门急诊一体化设计,“海洋探险”主题为孩子们营造出既有趣又舒适的就医空间。设立“九黄儿童议事厅”,定期举办“小小医生职业体验”活动,搭建起儿童参与医院建设的桥梁,通过每一次的沟通,加深了孩子们对医疗行业的认识与尊重,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热爱医学、关爱生命的种子。

儿科门诊:周一到周日8:00—21:30。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特需门诊:周五下午

儿科生长发育专科门诊:周五上午

儿童哮喘慢性咳嗽专科门诊:周四下午

 

 

黄浦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黄家路163号

在“草药奇遇记”主题中专门以人参和枸杞为原型设计的两个中药拟人形象,引导孩子们了解中医的基本知识和养生理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发挥医院中西医结合特色,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肺炎”“三伏贴、三九贴”“中医手法治疗小儿鼻病”等特色项目。通过个体化治疗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疗效。配备标准雾化室,超声导入、电子灸疗仪等设备,开展多元化的儿科诊疗,更好地服务于患儿。

儿科门诊:周一到周日全天

 

 

黄浦区妇幼保健所
 

中华路1515号

墙上立体的“11路健康电车”展示着孩子们的精心画作和二十四节气食疗介绍,“车轮”里藏着儿童笔下的中医药材,互动游戏区能全方位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艺术启蒙与社交互动,营造具有人文氛围的儿童友好医疗环境。儿童营养性疾病专科门诊为全区0—6岁儿童开展生长发育偏离、佝偻病、贫血等疾病诊治,提供营养评估、膳食指导及系统监测随访。开设黄浦区婴儿髋关节B超筛查门诊,通过无创B超技术为辖区0—5月龄婴儿早期筛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实现早诊早治。

儿童营养性疾病专科门诊:周三上午

黄浦区婴儿髋关节B超筛查门诊:周一上午

(“健康云”预约就诊)

 

 

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丽园路712号

从驿心大道至驿心音乐岛,中心用艺术为孩子们架起了一座交流与倾听的桥梁。依托分级诊疗模式,全面推进社区儿科建设。携手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与中心携手打造的全市首家区域眼科影像会诊平台,建立上下联动的社区全生命周期眼健康档案。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儿科团队共同开设儿科门诊,探索中医儿科实践,打造中医小儿推拿以及春季中医生长贴,儿童口腔涂氟门诊守护儿童口腔,令高质量、全周期的儿童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服务得以成为夯实社区健康“网底”的有力驱动。

全科提供儿科诊疗服务:周一到周五全天

全科(儿科)门诊:周三、周五下午

小儿推拿门诊:周五上午

儿童涂氟门诊:周一到周五上午

 

 

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瞿溪路977号

围绕海洋、森林两大主题,以爱心、关怀、安心为出发点,回归内心,回归最本真的童趣,通过温馨的空间打造,色彩应用,图形演变,为儿童营造了一个有温度感的就医环境。中心定期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活动,鼓励儿童参与到儿童友好医院建设中。中心还通过石氏伤科社区筋骨病俱乐部科普项目,邀请儿童来中心,并深入学校推广。未来,中心还将把预防保健门诊前的室外场地打造成寓教于乐,兼具健康科普的儿童友好宣教基地。

全科(儿科)门诊:周一到周五上午

 

 

半淞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西藏南路1350号

中心采用明亮色彩与卡通元素打造儿童就诊区域,营造温馨活泼氛围,舒缓孩子就医紧张情绪。在医疗服务方面,组建专业儿科医护团队,提供全面儿童保健服务,从新生儿访视、预防接种,到生长发育监测、常见疾病诊疗,全流程呵护儿童健康。并定期开展儿童健康科普活动,通过亲子互动讲座、趣味游戏等形式,向家长传授科学育儿知识与儿童急救技能。同时,中心以“传承国医精粹,弘扬中医文化”为理念,多次开展暑期文化体验课,帮助青少年真切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

全科提供儿科诊疗服务:周一、周四 上午8:00—11:30

下午13:30—16:30